《失孤》原型郭刚堂——伟大的善成就卑劣的恶
《
郭刚堂先生是一个非常善良而且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在艰苦的寻找自己的孩子24年间帮助一百多个被拐卖的孩子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庭。同时他对于收养他儿子的家庭也采取了原谅和宽容的态度,不追究任何责任。
但是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
众所周知,郭刚堂先生的孩子郭新振是被人贩子拐走以后卖给了他儿子现在的养父母——这也意味着他的养父母购买孩子构成了违法犯罪行为。郭新振的养父母买孩子的初衷非常明确:是因为他已经生了两个女儿,没有领养资格。但是由于一直没有儿子传宗接代,对于他的家庭来讲,是一种遗憾。
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他购买这个孩子不是出于他对孩子的爱,而是
郭刚堂先生不再追究郭新振养父母的任何责任,但是并不等于购买者就不必为他当初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最起码,即便不追求他的法律责任,但也应该让郭新振认祖归宗,重新改回郭家的姓氏。郭新振是郭家的孩子,认祖归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所以,绝对有必要对其养父母的购买孩子的目的实施破坏。毫不客气的讲,姑息等于养奸。不能因为养父母对孩子的好,不能为了避免孩子第二次受到伤害,就用自己的善良和宽容放弃对购买孩子的人进行追责。
何况郭新振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他应该具备对此事有一个正确认知的态度和承受能力。
郭刚堂先生虽然没有含辛茹苦的抚养郭新振,但是他24年的付出比抚养孩子的过程更加深沉和艰难!
佛门中有一句名言:“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意思就是如果不能善用你的慈悲,那就很容易生出祸害来;如果处处与人方便,就会让自己的道路上出现逆流。
鲁国法律规定,谁要是从其他诸侯国赎回做奴隶的鲁国人,谁就可以得到奖赏。子贡从他国赎回了奴隶,却拒绝接受鲁国的奖赏。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反而批评子贡,说子贡这样做是错误的。
孔子的理由是,通过把人赎回领到奖赏,可以对老百姓产生教化作用,并不单单为了迎合自己的行为。况且,鲁国贫穷的人还很多,在他们既做了善事,又得到了赏金,能引导更多人去做这类善事。而子贡开了不领赏金的先例,以后就不会有人愿意去赎人了。
同样的道理,做了错事的人,如果不让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对社会都不是一个正向引导。
来源:琴书诗画皆好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