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炮兵,保留大量老旧的牵引火炮,最新型的火箭炮来自美国
加入北约的罗马尼亚,一直期望能够更新自己的火炮系统,在完成现代化的同时,也能符合北约的标准。可惜,由于财力有限,罗马尼亚火炮的更新换代的进展并不顺利。
齐奥塞斯库的遗产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罗马尼亚地面部队人数为140000人,分为两个集团军。其中第 2 集团军的总部位于布加勒斯特,负责该国南部的防御,这个集团军下辖1个坦克和5个机械化师。第 3 集团军的总部位于克卢日,负责北方防务,包括1个坦克和3个机械化师.。罗马尼亚部队的编制与苏联红军相似,坦克师下辖3个坦克团,1个机械化步兵团,一个炮兵团;机械化步兵师下辖3个机械化步兵团,1个坦克团和1个炮兵团。
罗马尼亚陆军中有超过1000门的牵引式火炮,口径为76毫米到152毫米;自行火炮包括150门(辆)左右的SU-100和36门(辆)2S1型122毫米自行榴弹;300余门(辆)火箭炮系统。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战术导弹。
现代罗马尼亚的陆军
如今的罗马尼亚陆军,按照西方模式取消了集团军的编制,保留了师一级编制。陆军指挥部之下具体的架构组织包括第1步兵师、第2步兵师、第4步兵师。
其中第1步兵师的下属部队包括:第1机械化旅、第6特种作战旅、第8混合炮兵旅、第10工兵旅、第61混合反航空导弹团。第2步兵师的下属部队包括:第2山地部队旅、第9机械化旅、第282机械化旅、第52混合炮兵团、第53混合反航空导弹团、第43运输营、第83维修保养营、第528侦察营、第96工兵营、第47信号营、第202反化学、生物及核污染营、第200后勤支援营。第4步兵师的下属部队包括:第15机械化旅、第18步兵旅、第61山地部队旅、第69混合炮兵团、第50反航空导弹团、第4后勤基地、第3 17侦察营、第53工兵营、第55信号营、第72反化学、生物及核污染营、第400后勤支援营。
在这些陆军部队中,第52混合炮兵团(驻扎在 Byrlad)和第69混合炮兵团(在 Shimleu-Sylvania),主要装备的是火箭炮和身管火炮。
火箭炮
目前,罗马尼亚军队使用三种类型的火箭炮系统。
其中最古老的是APR-40火箭炮。这种以苏联B-21"冰雹"火箭炮为基础的,罗马尼亚仿制型号,是由齐奥塞斯库统治时期的军事工业综合体生产的,在1978年开始服役。APR-40就是将36管火箭发射器安装在罗马尼亚布拉索夫工厂制造的DAC-665T卡车底盘上。此外,罗马尼亚还为APR-40配备了BM-13弹药车,以及各种修车和抢修车。此后,罗马尼亚还在APR-40的基础上,改进出APR-21型火箭炮系统。此前,罗马尼亚公用135门(辆)APR-40火箭炮,如今已经大部分被封存,还有18门(辆)在继续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