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洗牌!“细分牛”来临,估值逻辑接轨美股?
文 /杨国英
持续巨震,
开始洗牌。
今天的A股,热点板块继续大跌。
锂电板块大跌,9支个股跌幅超过7%,杉杉股份直接跌停,天际股份和奥克股份暴跌超过8%。
芯片板块虽然小跌,但结合主力资金的动向,接下来,大概率还要震荡下跌一段时间。
A股开始新一轮洗牌。
二季度过热的板块,从上周开始持续震荡回调,关于这个,我从上周一开始就一直在提示。
这意味着,6月下旬才追高进入的,如果没有及时撤退,大概率很难赢利了。
最近,我不间断地对A股做了一些思考。
1,中期牛市还存在吗?
存在的。
中期牛市的主导逻辑(三势),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变化,而且央行还开始降准了。
2,中期牛市的特征?
这个与以往的全面牛市,截然不同了。
以往的牛市,几乎都是全面牛市。
而从去年开始到现在,A股整体是结构性牛市,去年是高现金流板块的牛市,今年是高成长板块的牛市。
但是,从上周开始的新能源和半导体的大幅震荡回调,已经有一个迹象,A股逐渐迎来超细分板块的牛市。
全面牛结构性细分牛,这是A股的进步。
也就是说,在新能源和半导体大板块震荡回调的过程中,他们其中的个别细分板块,之前没有大涨的,接下来大概率要有一轮上冲行情,比如新能源中的储能细分板块等等。
今天的A股,估值逻辑,正在加速接轨美股。
比如,传统的茅股、以及银地保三傻,从年初开始估值一直在下调。
个别茅股估值已经下调到令人不敢想象的地步,比如地产茅、银行茅、保险茅、水泥茅、铁路茅等等,部分股息率已经达到5%以上——保守型的投资者,现在择优适度配置一些还是不错的。
传统茅股的下跌,其中当然有业绩预期差的因素,但重点还是杀估值。
而高成长股,二季度过热的要回调,次热的板块,却还在不停上冲,比如中药等板块。
3,接下来?
接下来,中期牛市的特征,应该还要进一步优化——从“细分牛”进一步到“个股牛”。
二季度的热点板块,现在正进入“细分牛”,每一个大行业,比如新能源、新智造和新医药(我们团队聚焦的研究方向),其实各自都包含10多个、甚至20多个细分板块。
大热点板块,一边进入“细分牛”,一边进入“个股牛”。
所谓“个股牛”的意思是,在这一波大热点板块震荡回调的过程中,有些科技含量不高的个股,跌下来后很难再涨上去、甚至跌跌不休——这类个股,其实是挂着成长股名头的周期股,比如,部分电池和半导体公司,仅是因为短期的需求上升,而受到游资的追捧。
而真正具有科技含量的个股,则会跌下来再涨上去,而且还会不断创下新高。
而未来的指数,大概率是由20%、甚至10%的优质公司决定的。
所以,其实A股已经迎来真正的研究时代。
没有深度研究的机构和个人,而仅是频频追热点的,接下来,就很难在A股立足生存的。
没有全面牛、甚至结构牛也开始走向尾声了,缺乏深度研究,还怎么玩A股。
深度研究,有两个重点,一是底层逻辑,二是预期逻辑。
底层逻辑,要搞清楚任何细分板块(硬核科技)的科技面(没用技术面,怕引起散户误会,所谓的技术面,我认为纯属胡扯)、政策面、需求面等等。
预期逻辑,要搞清楚个股的研发预期和业绩预期,这个当然做不到绝对精确,但至少要做到相对准确。
做投资,大而化之,肯定是不行的。
比如,从4月份开始,我一直看空猪茅,核心就是我认为业绩预期受猪价下跌的影响巨大,今天果然又创新低了。
但是,对非人类食品股的估值预期变化,我思考得不够(我认为业绩预期是没有问题的),当然现在还没到打脸的时候。
我认为,对个股的判断,如果两个月内,股价发生超过30%的逆向变化,那是要打脸的,如果没有,其实也很正常,短期市场总是有非理性情绪的。
最后,说一句价投教父格雷厄姆的话:市场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器。
来源:杨国英观察